中国航海日承载的文化意义
2014-7-8 10:24:50 来自:日照新闻网   已有 人参与 发表评论
2005年,国务院将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它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继往的意义和开来的文化价值。在实践中,航海日活动所承载的内涵已经超出仅仅作为纪念日的意义。 

  2005年,国务院将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它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继往的意义和开来的文化价值。在实践中,航海日活动所承载的内涵已经超出仅仅作为纪念日的意义。

  某种活动一旦被冠以国际或国家的“节”或“日”,就注定进入了文化的范畴,被打上文化的烙印。即使是很专业的“国际护士节”“、“世界艾滋病日” 、“全国爱牙日”等都意在引起社会的关注。能够长久地、持续地为人们所关注、记住并参与其中的“节日”,必定富含文化价值。节日的这种广泛性、渗透性、持久性有利于将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深植于民族的记忆之中。

  几年来,中国航海日较好地发挥了提升全民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蓝色国土意识的作用,为社会所持续关注并获得良好的反响,均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及其独特的信息承载方式。本人有幸参与了国家航海日活动的组织工作,对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感受颇深:

  一、航海日组委会的结构有利于活动的普及和纵深开展

  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由24个部门组成,共有五大部分:

  一是涉海部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工信部、国家海洋局、军委海军,他们是航海日活动的主体,主导航海日活动的专业性,使其主要围绕造船、运输、渔业、海洋、海洋国土,以及扩展开来的广义航海内容开展活动。

  二是相关的群团组织。如中国科协、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它们聚集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类航海人士、专家、学者。群团组织伸展了向社会普及的脉络,拓展了活动的学术深度。

  三是文化部门。如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它们从各自不同角度指导航海日活动文化含量的提升。

  四是与郑和下西洋活动相关的地方政府。如云南、江苏、福建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它们有着丰厚的人文背景及深厚的群众活动基础,有利于挖掘和彰显航海先驱郑和的文化遗产。 

  五是宣传教育部门等。如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外交部,他们发挥宣传教育和国际联络方面的职能优势,财政部则从经费上给予鼓励性资助。

  组委会的这种结构,既突出了活动的专业性,又有利于活动的社会性,为航海日活动的文化延展铺垫了基础,保障了它作为 “全民文化范畴的活动日”的开展。

   二、中国航海日独特的文化符号

  中国航海日形成了由声、形、意来表达自己特定含义的系列文化符号:

  会徽——由四个“帆”组成“7.11”字样。它将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日——“7.11”与“帆”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中国在明代就具有“多重桅杆”等先进航海技术。图形下半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技能“水纹”与“如意纹”的结合体。“水纹”体现了航海的特征,“如意纹”有吉祥美好的寓意。主色调为蓝色,突显了海洋的特色;整个会徽呈圆形,象征着圆圆满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航海内涵。它将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展现的是当今朝气蓬勃、扬帆奋进的中国航海事业。

  会旗——将会徽置于蓝色旗帜的背景之中,用蓝色来衬托航海人面向大海的广博胸襟。会旗是凝聚航海人意志的象征。每年航海日庆祝大会上都举行本届与下届主办城市航海日会旗的交接仪式,它显示出航海日活动持续开展的绵延后继。

  鸣笛——每年7月11日上午九时整,航海日庆祝大会会场和全国所有船舶挂满旗同时鸣笛一分钟。大会现场、各地港口和在大洋中航行的船舶,万笛齐鸣,响彻云霄,庄严肃穆,撼人心魄。它表达了航海人不畏艰难破浪前进的心声! 

   主题印章——由名家篆刻的航海日活动主题印章,使每年的活动都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该印章展示在全国各个会场、展览馆、画册、电视片之中,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感染力。

  聚水仪式——航海日庆祝大会以汇聚“和谐之水”仪式来凸显世界需要和谐,其意隽永。世界以水相连,“水”是航海的基础。奥运会火炬传递,表达了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而中国航海日的聚水仪式,则传递着“百川汇聚”、中华一家及地球村的和谐理念。水的聚集就是和谐理念的传递和聚集。因为:

  水的物理性质显示和谐。它无形、物色、无味,不排斥另类,几乎可与任何物质亲和。

  水的化学性质也展现和谐。它不偏酸,不偏碱,显中性。最火爆的氢元素和氧元素和谐地组成水分子,甚至还可以去灭火。

  水虽和谐却是有条件的,滴水穿石,载舟亦覆舟。超出限度它将回以灾难性的报复。水给人类启迪深刻:人类必须遵从而不是违背自然的规律。 

   大会结束时,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和谐之水”由仪仗队和军乐队护送,使之回归大海,呼应了“爱护地球、珍惜水源、节约资源、尊重自然”等当今人类重大主题。

  航海日的意义通过汇聚“和谐之水”得到极大升华。 

   三、处理好时间与空间、广度与深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一) 时间与空间

  1.时间的延续性。
  中国航海日活动有别于国家其他法定节日,它突破了仅限于7月11日前后这段时间的局限。除7月11日举行全国性纪念大会外, 从年初到年末全国各地活动不断。活动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既可追溯到早期人类航海活动,也展现当今航海成就,展望世界航海的前景。 

  2.空间的广博性。

  航海日活动的范围遍布大江南北,远及海外。航海日大会举办城市空间跨度大,从北京到上海,从青岛到太仓,从大连到泉州,每个城市都“举全市之力”,在当地掀起了航海文化宣传的波澜。 “和谐之水”的采集更是纵横大视野。取水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东海之滨、西南边陲、黄河壶口、黑龙江畔、三峡大坝、日月潭等地。

  (二)广度与深度

  航海日活动负有航海文化普及和内涵提升的双重任务,只有普及才能提高;只有在提高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普及。

  1.广度是基础

  没有广度就没有普及。组委会每年都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几十项活动,如开渔节、“雪龙号”启航、船舶下水典礼、“南海一号”打捞等。将活动融入到各地关注的事件之中,活动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

  航海日活动敞开吸纳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前来参与。先后已有十多个民族参加了取水活动,西双版纳50位高僧给“和谐之水”诵经祈福,祝愿中国航海事业繁荣昌盛。

  航海日活动还广泛邀请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和国外人士参与。海外郑和组织的代表,台湾船员和学生,几十个国家驻华使节,国际海事组织官员,国外知名学者都受邀参加航海日活动。

  2.深度是灵魂 

  没有深度的广度就失去了灵魂。组委会成立了包括工程院院士、知名学者在内的专家咨询组,以国际视野和专家的视角指导活动内涵的提升。 

  组委会每年都举办“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发表演讲,展示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还与上海海事大学共同举办 “郑和国际论坛”,由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探究航海文化的理论与实务。这些论坛质量高,影响大,在海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全国各地电视台、涉海院校、社科研究机构都纷纷举行专家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对航海相关课题进行深度探讨。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使航海日有了灵魂。

  (三) 形式与内容 

  中国航海日活动在形式上有了框架模式,内容上展示了自己的风格。

  1. 形式不拘一格 

  一是多层次。有国家组织的活动,如7月11日的航海日庆祝大会,规格高影响大。国家领导人亲临大会并题词,国务院领导专门发来贺信,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不仅发来贺信还指派高级官员前来参加大会。相关部委和大会所在地省市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国驻华使节都欣然出席。

  更多的是地方、行业、基层单位和部门组织的活动,还有大量民间活动。多层次结构既保障了活动总体上规范有序,又保持了鲜明的不同特色。

  二是多形式。组委会每年选出一个特色城市作为航海日活动主会场;推出一个活动主题;提出十大口号;举行聚水仪式;举办国际论坛;向对航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英模颁发“郑和航海贡献奖”;航海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等。这些规范的活动形式,组委会已作为航海日活动的特色上报国务院。

  同时各地活动仍保持形式的多样,有会议、庆典、论坛、讲座、报告会、船艇竞赛、夏令营、文艺演出、电视专题片、画展、广场宣传、课堂教育等。加之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杂志配合大力宣传,使航海日活动在全国有了相当的影响面。

  2.内容宽泛

  航海日活动以文化搭台,唱的是以航海为主线但又超出航海的大戏。如在汶川地震后请四川阿坝州藏族抗震救灾英模参加聚水活动;为配合北京奥运会,在全国采集象征奥运五环颜色之水,由希腊住华使节启动“五环”升起按钮;请国家领导人和中外人士共同种植“郑和林”;组织珠江源头考察,增强水源保护意识;组织中小学生清除白色污染;资助贫困学生入学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航海的主题与珍爱地球、珍惜水资源、绿色、环保、关爱下一代等现代公民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航海日这个载体,以特有的方式承载、传播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航海日活动由于具有组委会组织结构的优势;有丰富而寓意深刻的文化符号;对时间局限的突破和空间分布的广博;有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活动内涵的深度;具有活动形式的多层次、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超航海的宽泛性等特点,使得航海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强势传播。活动开展才短短几年,中国航海日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获得了赞誉。 

  客观地分析,中国航海日活动开展时间还不长,航海日专家咨询组认为,我国农耕文化几千年,大陆文化根深蒂固,而海洋意识却相对淡漠。目前航海日活动的力度还不够,影响力还有待扩大。中国航海人还需持续努力,总结经验,大力推进航海文化的普及,着力加速航海文化的提升。有了好的开头更需维护良好势头,并引导其可持续发展,让航海文化在社会大众中深深地扎下根来。

关键字:
中国航海日 
共有
人表态






高兴 难过 愤怒 搞笑 无聊 无语
 
我要评论:
网名:
邮箱: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航运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评论
共有
人参与
 

航运工具

更多
关注航运在线微博: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