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航海历程
2014-7-21 14:09:27 来自:航运在线   已有 人参与 发表评论

  1519年葡萄牙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从塞维利亚港出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史诗般的伟大壮举,开启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圆形地球,那她到底有多大有多圆呢?如果不是置身于大海,或是亲眼所见,我想你是很难想象的。当你看到海平面上只有一支烟囱在那突突的冒烟,而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的时候,我想你就应该想到肯定是有什么东西把其余的部分给遮住了。其实你看到的只是一艘远洋货轮的桅杆或者是驾驶台。而烟呢,的确是货轮航行中排放出来的废气,远远望去就好像看到一个烟囱在那冒烟,而那艘货轮距离我大概有多远呢?大约是22海里,也就是40公里,也许很多人不相信,但确实我看到了40公里以外的另一艘远洋货轮。

  下面就由我来带大家经历一场奇妙的海上之旅。每当航行在无边无垠的大海上,万里无云的夜晚,我喜欢抬头仰望星空。抛开城市的喧嚣和五彩的霓虹灯,静静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这宁静而又祥和的夜晚抬头仰望,刹那间你会感觉仿佛天和地浑然的合为一体,用肉眼就能清晰的分辨出,哪个是小熊座,哪个又是天鹅座,突然一道亮光划过天空,我便立刻双手合十,虔诚的许下心愿,开始我还会兴奋的大喊着,“看,流星,看,又一颗!”后来渐渐的我才发现,这样的夜晚,平均每十分钟就能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道漂亮的光弧,与你心中那为数不多的愿望相比,那可真是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当一轮金黄色的月亮从海平面上缓缓的升起时,那皎洁的月光照在海上泛起闪闪银光,你顿时就能感受到来自外太空的月球引力是如此的强大,仿佛能把整个海洋吸过去似的。当鲜红的朝阳映衬着冉冉升起的红日,太阳离开海平面的那一刻起,你便能感受到阳光是多么的温暖,瞬间就能驱赶掉昨夜的寒气,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又宁静,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启新一天的劳作,回想起来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国度,也是我航海生涯的起航点,具有“花园城市”美誉的狮城新加坡的确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干净与整洁。而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优雅的鱼尾狮公园,也不是榴莲壳歌剧院,而是新加坡的海。这里的海清澈透明,她不像马尔代夫的海幽幽的泛着绿光,也不像太平洋上的海深邃而有点吓人,若不是亲眼见过,可能无法想象大海尽然会如此的清澈透亮,轻轻地丢一颗小石块下去,你能够非常清晰的看着小石块正在缓缓的慢悠悠的落下去。而在这样的海边,很自然的就能看见成群的海豚在离你几十米远的地方欢腾,跳跃,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拿起照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船缓缓的驶离新加坡,进入了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无风带,所以这里常年都非常的平静,船行驶在海面上,感觉就像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样,没有丝毫的摇晃和颠簸。经过短暂的14个小时的航行,我便来到了马来西亚的一个海边小城-槟城。槟城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里盛产槟榔,踏上马来半岛,你便能感受到这里炎热而又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了给船上补给伙食,我们便赶往当地的市场购买食品,到了市场我惊讶的发现,这里的猪肉竟然和大白菜是一样的价格,对于肉食主义的我来说,这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到了结账的时候,我才发现马来币可要比人民币值钱多了,一公斤大白菜换算成人民币大概需要16元,不仅如此市场上各种蔬菜的价格都非常的贵。

  既然说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当然也少不了泰国。对于泰国,我并不想去赞美他的大皇宫有多辉煌,也不想说酒吧里的表演,更不想讲芭堤雅的人妖到底有多妖娆,我只是想谈谈泰国的旅游文化。泰国曼谷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从飞机场开始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你可以随处看到有关旅游景点的简单介绍,这里的人虽然不是各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你可以很容易的就找到一个会说英语的当地人,而且你可以免费从很多地方获得一份有关当地旅游的小地图,而当你为了寻找目的地而打开地图时,就会有人主动的走过来,问你想去哪里,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走,该注意一些什么,甚至更有好心者会帮你找好车,谈好车钱,让车夫一直陪同你去所有你想要去的地方去。而这些自发、自觉的行为,使传统的旅游产业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了旅游文化,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出了泰国湾,经过长达十几天昼夜的航行,我便来到了日本。对于日本这个曾经给我们国家,甚至全世界带来过沉重伤痛的国家,现在他的真实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呢?我想大多数人对于日本可能自以为还是比较熟悉的,轻便的自行车,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化妆品,爱情动作片,以及电视里常年不断播放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而我在这里主要要讲的大概有三点:第一是日本人的实用主义精神,第二是日本的城市规划与环境,第三是当代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

  第一次踏上日本这个与我们有着历史渊源的土地上时,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仇恨感,那是一个位于本州岛中部京都北部的港口小镇--舞鹤。舞鹤原先是日本重要的军事重镇,这里的渔业农林业,以及制造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由于离主要的大中型城市都比较远,交通非常不便利,所以也就限制了他的发展。想要快速的认识和了解这座港口小镇,没有一辆轻便的自行车是不行的,于是乎我便买下一辆二手的小车,与同事一起开始了三天两晚自由行。当我骑着车穿梭在乡间的马路上时,我看到的情景似乎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看到了这里的居民开着非常迷你的小卡车,卡车的大小就相当是用了奇瑞QQ的底盘,卡车后面装着更小的迷你小铲车,穿梭在乡间的马路上,而田间有很多农民正开着迷你的挖掘机为农田松土,农田就紧挨着房屋,房屋大都是那种两层结构的木质房子,或者是用泡沫板和水泥拼成的那种,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看上去非常的精致,楼层不高,显然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家的房子,走近一看房子的实用性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有车库,有阳台,有院子,虽然地方都不是很大,但是该有的他都有,前后通风,完全就是一幢迷你的小别墅。这里的农民竟然过着如此富足而舒适的生活,与我心中原本的农民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在日本农副产品的价格是相当高的。在小镇上每家每户几乎都有车库,而家用车的原型就是再熟悉不过的丰田BB车,价格低、排量小,空间大,而且设计的非常人性化,隔着很远的距离你只要按下遥控按钮,小车的移门会自动打开。在当今我国的国民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前提下,日本的民众却依旧保持的淳朴的实用主义精神,只要够用就行,这真的是可以值得借鉴的。
相比第一次到日本时内心的那种情怀,当我第二次来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好奇,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驾船驶过关门,进入内海,来到大阪湾里,我便到了日本的另一个港口城市—神户。对于神户这个地名,我想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神户牛肉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走在神户的大街上,随处可见高耸的写字楼,大型的商场、超市,高档的酒楼,住宅小区,以及公园、广场、医院。城市的道路被分成三块,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而在这里凡是有十字路口的地方都被按上了红绿灯,画上了斑马线,斑马线又分成两块,人行线和自行车线,以及各种交通警示标语。初看似乎于我国的大中型城市规划差不多,但是仔细观摩后,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的每一条十字路口都安上了红绿灯,哪怕旁边只是一条一米宽的小路,他也有红绿灯,也许这个红绿灯只有短暂的5秒钟,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就说明只要你完全按照“红灯停,绿的行”的原则,各走各道,那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几乎等于0。在这样的交通环境下,没有人闯红灯,没有人横穿马路,汽车也不会轻易变道,更不会停在斑马线上。所以游历过日本众多城市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没有见到过一个交警,也没有听到过一声汽车喇叭的鸣笛声。

  日本作为亚洲为数不多几个发达国家之一,我想他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该发展的或能发展的都发展完了。在当今的日本,我看不到大型的灌装水泥车在路上行驶,也没看到哪个地方在造路修桥,更不可能看到大型的楼盘开发,所以日本的城市环境是非常的干净和整洁的,而他的这种干净和整洁并不是清扫出来的,而是人们自觉保持来的。走在神户的街道上,只要你稍加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眼前的这条路可能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来打扫过了,因为就算没有灰尘,没有垃圾,道路两旁种植的树木还是会落下少许的树叶,更令人奇怪的是,道路的两旁几乎很少看到垃圾桶,有一次我拿着一个喝剩下的饮料瓶,足足走了好几公里的路才找到一个垃圾桶,这不经让我怀疑日本人出门是不是随身都带着垃圾袋。然而当我走进一个住宅型的综合化小区,打开里面的垃圾箱的时候,瞬间我就惊呆了。我打开的是位于一个别墅群中仅有的两个垃圾箱中的其中一个,而我看到的画面是这样的,这个垃圾箱里面没有任何垃圾,垃圾箱的底部和四周都铺上了小块的瓷砖,通过对底部瓷砖和周围瓷砖的对比,我发现底部的瓷砖并没有受到过污染,在垃圾箱上贴着三张告示,显然这个垃圾箱是在正常使用中的,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使用中的垃圾箱如此的干净整洁呢?其实奥秘就在贴在上面的三张告示上,这告示是由神户市环境局东滩事务所粘贴的,虽然很多日文我看不太懂,但是告示上配有简单的卡通图片和英文备注,其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他将垃圾分类成了六个大项和若干个小项,大项有食品垃圾、塑料垃圾、可燃烧类、玻璃陶瓷类、金属类、以及大型家具总共六大项,每一大项下还分成若干小项,规定所有的垃圾都必须在当月的回收日的早上5点到8点统一回收,超时或不在回收日的概不回收,并且你所丢的垃圾还必须符合他规定的样式包装完整,不能滴水破裂。也就是说你只能在早上5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里丢垃圾,并且丢的垃圾还必须符合当日所规定的回收类型,不在此时间段或范围内的一律不准丢,而且大型垃圾必须在当月回收日前申请告知尺寸大小和数量,这就是第一张告示的大致意思,底下还备注了联系电话。第二张告示详细列举了当月每天所规定的回收垃圾种类,我大致看了下,每周一和四是回收食品垃圾的,另外的五项被分别安排在各周的二和三,而每周五、六、日是不回收垃圾的。第三张告示就简单的写着收集日的变更,我猜意思大概就是这个月第二周和第四周星期二的塑料垃圾我不来收了,你把它和星期三的玻璃陶瓷类垃圾分开放成两堆,周三一起来收。通过对这三张告示的仔细阅读,你就会发现,除了每周一到周四早上的5点到8点,你能在垃圾箱里看到垃圾,其余的时间垃圾箱里是没有垃圾的,这对日本的拾荒者是多大的挑战啊!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到现在都是信奉神教的,而神教其本质的意义就是听命于天皇,所以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度是非常高的。反映到现代社会,你不难发现日本人对于规章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有着相当严谨的自我约束力的,他们认为所有制度的存在必然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认真的遵守和执行。虽然这样对于管理者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反映到某一个日本人,就会显的非常古板,恪守陈规,不会变通。比如在市场上买东西,就不存在讨价还价这一现象,标价多少就是多少,也不存在薄利多销,说多买点就能便宜点,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在菜场还是集市里,或是大型的超市、商场,都显得非常的安静,大家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流程,各取所需,结账走人。日本人的还一个特点,做事情非常的细致,那仔细程度简直是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就像先前我说的关于垃圾分类的事那样,据说日本的居民就曾经收到过一份长达35页的有关垃圾分类的小册子,里面详细列举了各种垃圾的成分、大小,以及对垃圾的包装都做了一定的要求。而我自己也亲眼看到过,城市的环境局尽然对道路两旁的树木进行了统一的编号,不同的树种还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也就是说一个街道甚至一座城市,道路两旁种了多少棵树他都能清楚的告诉你。对于日本其实能讲的还有好多,日本的动漫、音乐、电影以及各种人性化的东西,而我所说的这些主要是以我的视角,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述说的,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不可能渗入到城市里,融入日本当地的生活,但是我所说的这些的确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相信大家能够领略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吧。接下来我们再去韩国,看看这个曾经的大清国属现在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初到韩国釜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韩国人那是非常的有礼貌,注重礼节的。在韩国你必须学会点头与弯腰,而这里的点头与弯腰可不是象征意义上的,大多数都是将近90度的弯腰哦。没想到孔孟儒家的这套“忠孝仁义”竟然让韩国人很好的传承下来,这不由的让我心里略过一丝羞愧之情。

  走在釜山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产于不同年代的现代与起亚牌汽车,偶尔还能看到一辆双龙牌的皮卡车,除此之外你几乎看不到其他品牌的进口车,而当你站在人行道的一端正犹豫着是不是要过去的时候,汽车驾驶员会主动的摇下车窗用手示意让行人先走,这让我又一次的体会到韩国人的礼让品德。韩国的移动通讯早在2011年就已经跨入4G LTE时代,而且资费相当的低廉,并且在韩国手机里是没有SIM卡的,很多连卡槽都没有,类似于国内电信的烧卡机,申请手机号码是有严格的程序,所以通常每个人只能申请到一个手机号码,也就是说你申请的这个号码可能将伴随着你一生,这样做的好处显然非常利于监管,每一个号码对应着一个人,就相当是你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可以用作身份识别,而且在韩国也不存在什么漫游费,也就不需要为此另外再添置个手机。说到韩国,也许大家想到更多的是都教授、人造美女或是泡菜、烧烤,要么就是高丽参、各种化妆品。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我在乐天超市里购物时所看到的一件事情,感触颇深。超市里的商品种类繁多,我最喜欢买的就是韩国的甜辣酱,以及各种韩式的小点心,当你看到各种大小不一的人参与蔬菜放在一起卖的时候,也不用感到惊讶,毕竟这是在韩国。买完你所需的商品准备结账走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的购物袋非常的贵,通常一个普通的纸质购物袋大概需要人民币5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买,因为超市免费为你准备了不同大小的纸盒与包装带,供顾客打包使用,别小看超市这一小小的举动,里面可是蕴藏着大智慧的。大型超市的人流量是很大的,每天会有几百名甚至几千人名顾客在这里购物,按照每人两个购物袋来算,每天将会有几千个购物袋从这里流向社会,而超市最不缺的就是纸盒,所有的商品都是通过纸盒包装好被运到这里,所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废品回收再利用的举措,将会给韩国社会减少多少的白色污染,在当今这个提倡绿色环保生活的今天,其实很多事情完全可以落实到实处,而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韩国超市的做法是值得提倡,让人深思的。

  至于其他国家能讲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菲律宾的花船、所罗门的大龙虾、印度的咖喱鸡、越南的木雕以及印尼治百病的萬應莪朮油,都非常的有特色,在这里我也不想一一叙述了,至此我们的海上之旅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也许大家会问难道在海上航行就没有什么危险吗?当然答案是肯定的。通常在海上航行大的危险会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自然天气灾害所带来的危险,比如台风、热带风暴、突然南下的冷高压,以及锋面气旋、季风或雷暴天气等等。第二是来自本船或与他船之间所造成的危险,比如火灾、触礁、搁浅以及与他船发生碰撞而引起的进水、溢油、失控等等。随着现代海船业的发展,航海仪器设备都趋于科技化,各种大型船舶的出现,使得船舶的抗风浪能力大大加强,再加上岸站技术力量的支持,对气象信息的获取也是多渠道的,能非常及时的获取本船所经航区的气象天气情况,使得对自然天气灾害所带来的风险控制到最低,当然这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的,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还是来自于第二个方面所带来的危险。

  虽然我自己并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危险事件,但是我听到的,读过的,看到的实在是太多了。船舶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船上的头等大事来抓的,各个船公司也会成立相应的部门,建立一系列完整的体系来保障船舶安全,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令人悲痛的事故在不断上演呢?这是一个不得不让我们航海人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事故的发生大都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也就是由于人的操作不当或者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它是有先兆的,当这些先兆出现时,由于管理者的疏忽或者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那事故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在船上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事故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他是存在一个事故链的,也就是说可能很小的一个事件往往会带动一连串的事件的发生,从而将事件引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在众多的海难事故中,火灾的全损率是最高的,这并不是说火灾有多厉害,能把船全部烧光,而是由于火灾而引发的后续一系列的事故链,最终导致船舶的全损。当火灾发生时,管理者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使大火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点燃油路,使机舱被引燃,而后失去动力,使得局面最终无法控制,或是对当时的火情没有做出正确的评估,错误的向船舶灌入大量的海水,使船舶失去平衡,最终走向倾覆的道路。这一个个血的教训时刻告诫着我们,作为船舶的管理者,或者驾驶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景意识,也就是对一个事件的发生而引发的后续的一系列事件,要在脑子里做一个正确的评估与想象,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做出判断发出指令,从而切断事故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船舶安全,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我们当代的航海人或者管理者所要学习和培养的东西。对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海难事故,包括最近韩国的“岁月号(SEWOL)”事件,在我看来事情原本完全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或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但是就是由于部分管理者们缺乏应有的情景意识,或者说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才导致悲剧的再次发生,希望能给我们广大的航海者们敲响警钟,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很多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此危险的职业,为何当初会选择航海,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在陆地上找一份安逸而稳定的工作,我想这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吧。我的父亲曾经是东海舰队的一名海军中校,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我,也曾向往着能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驾驶着军舰驰骋在祖国广阔的海疆上,然而当我接到由浙交院发来的入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就曾开导我说:‘和平年代,当兵显然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能成为一名远洋船长,走出国门,到外面去锻炼一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年轻人就应该经得起磨练,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啊!’也许正是由于父亲的激励,我才义无反顾的走到今天,当然其中的心酸与艰辛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很多的时候跑船并不会让人感到寂寞,穿梭在忙忙碌碌的港口间,有太多的未知世界等待你去发现、去认识,只有当行驶在汪洋大海上,四周围看不到任何东西时,你才会感觉到那种孤独,但是正是由于这样的感觉才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又怎么能抵挡住外面那花花绿绿的诱惑呢?

  将近八年的航海生涯,历经十三个国家,五十多个港口,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眼界,让我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当然我的成长路上也少不了公司对我的培养,就像我现在服务的春炜公司,如果没有公司领导对我工作上的认可与支持,没有船长以及同事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我想我不可能成长的这么快,我记得有位船长曾经这么对我说过:“在海上航行,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的船舶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无论是用车、舵,或是风、流,以及对周围船舶动态的了解,都要牢牢的抓住主动权,灵活的运用避碰规则,只有这样你才能保障船舶安全,做到万无一失”。的确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没有发生过一次影响船舶安全的事故。我个人认为在船上工作还要牢记十六个字——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谦虚严谨 处事不惊,严格的要求自己,宽容的对待他人。

  对于即将走上更高一层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我认为我的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也会一如既往的热爱我所从事的这份事业,抛撒青春,勇往直前。

(作者林镇远系某海运公司二副 2014年6月20日)

关键字:
航海 海员 
共有
人表态






高兴 难过 愤怒 搞笑 无聊 无语
 
我要评论:
网名:
邮箱: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航运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评论
共有
人参与
 

航运工具

更多
关注航运在线微博: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