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改写地缘政治格局 中美成大赢家
2014-11-21 8:33:46 来自:华尔街见闻   已有 人参与 发表评论

今年国际基准油价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28%。过去五个月,美国基准油价WTI原油价格大跌30%。油价跌入熊市,页岩技术革命又在推动美国产油量创新高。能源成本下滑、供应充裕的新时代正改写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影响力下降,能源消费大国美国和中国拥有了更多的谈判筹码。

美国德州咨询机构Stratfor负责全球分析的副总Reva Bhalla评价,

石油是“对地缘政治最为重要的大宗商品,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它就位于一些局势“非常动荡的地区。”

美国能源署(EIA)数据显示,本月第一周美国原油日产量增至906万桶,创至少1983年1月以来新高。花旗大宗商品研究的全球负责人Ed Morse认为,

美国的页岩油气开发革命“正开启一个油价走低的新时代。无疑会发生一些地缘政治巨变。”

事实上,在国际油价暴跌、美国产油量剧增时,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已经出现显著变化。

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今年对俄罗斯和伊朗都施加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他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担心,失去俄罗斯与伊朗出口的石油,全球市场的供应量会明显减少。就在上月,供应量占全球总量四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掀起了价格战。面对油价大跌,OPEC最大产油国沙特少见地没有减产,而是主动下调出口油价,积极参与价格战。伊拉克与科威特也先后降价。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石油与天然气贡献的税收约相当于俄罗斯政府一半的预算收入,还相当于俄罗斯10%的GDP。要维持俄罗斯政府预算平衡,国际油价需要达到每桶90美元。面对西方国家今年7月以来接连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本币大贬值、资本外流严重、外储明显减少,国际油价跌入熊市使俄经济雪上加霜。上周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方已经在考虑包括油价“灾难性下跌”的情形。

历史上,油价也曾引发地缘政治的“大地震”。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油价大跌使前苏联失去了维持统治必要的政府收入,这加快了前苏联解体的步伐。上世纪90年代,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可能也受到石油市场低迷的影响,最终决定侵略同为产油国的近邻科威特。

除了减少对中东和俄罗斯能源依赖的美国,逢低增加购买原油的中国也是大赢家。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上周OPEC称,过去三个月,中国用作战略储备的石油库存增加了3500万桶。彭博统计估算,假如国际油价保持目前水平,通过海路增加进口原油每年就会为中国节省将近200亿美元。

能源经济学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认为,中国可能不会将上述节省的购油成本用于增加国防开支或者环境保护,而会用于累积战略储备。彭博报道援引林柏强评论称:

“只要原油价格保持低位,中国处理对俄关系就将始终占上风,俄罗斯急需用能源换取收入。”

关键字:
原油 油价 经济 
共有
人表态






高兴 难过 愤怒 搞笑 无聊 无语
 
我要评论:
网名:
邮箱: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航运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评论
共有
人参与
 

航运工具

更多
关注航运在线微博: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