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船的水尺检验给海事江上超载执法提供的借鉴
2013-7-15 11:05:01 来自:航运在线 专栏作家:林晓丹   已有 人参与 发表评论
近期,由于航运市场的低迷和日益多样化,不断出现利用杂货船运输小批量散装货,比如装运农产品、化肥、煤炭、黄沙、矿石、石子等。但由于杂货船不是为装散货而设计,也不常用装运散装货,船上用于水尺计算的资料多不完善,经常出现大的货差,给船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近期,由于航运市场的低迷和日益多样化,不断出现利用杂货船运输小批量散装货,比如装运农产品、化肥、煤炭、黄沙、矿石、石子等。但由于杂货船不是为装散货而设计,也不常用装运散装货,船上用于水尺计算的资料多不完善,经常出现大的货差,给船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水尺检验并不是复杂的过程,但是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很多。所以水尺检验的过程应认真细致,全面监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漏洞,给计算造成较大的误差。只有熟悉和掌握水尺检验的全过程,熟记其中的计算公式,从中找出对水尺检验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并给与特别的关注,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货差,维护船东和收货人的利益。 

  1.用于水尺检验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1)  求平均吃水dm4。实际观察到的船舶六面吃水,必须经过以下六个步骤的修正和计算才能得出查表用的平均吃水。

  (2)    首尾吃水垂线改正量。Cf  ca  
  Cf=(t*lf)/(Lbp-lf-la)
  Ca=(-t*la)/(Lbp-lf-la)
  首尾吃水df da
  df=(dfp+dfs)/2+cf
  da=(dap+das)/2+ca
  (3)    首尾平均吃水 dm1=(df+da)/2
  (4)    船舯平均吃水 dm2=(d@p+d@s)/2
  (5)    首尾船舯平均吃水dm3=(dm1+dm2)/2
  (6)    经拱垂修正最后的平均吃水 dm4=(dm2+dm3)/2

  2.利用dm4在静水力曲线表中查到船舶在该种装载状态下的船舶排水量△1
  3.排水量的纵倾修正。其中会有两个修正。

  第一修正量δ△1=(t*xf*100tpc)/(Lbp-lf-la)
  第二修正量δ△2=((50*t*t)/(Lbp-lf-la))*dm/dt
  总的修正量δ△=δ△1+δ△2
  4.经纵倾修正的排水量  △2=△1+δ△
  5.再经港水密度修正后的排水量 △=(△2*ρ1)/ρ
  6.计算装货前后船上总的油水存量Gf Ga
  7. 货物重量Q
  Q=(△a-Ga)-( △f-Gf)

  8.在卸港卸下的货物重量  Q=(△f-Gf)-( △a-Ga)
  算式中:dfp,dfs,dap,das,d¤p,d¤s分别代表船舶在不同装载状态的六面水尺。Lbp为首尾垂线间长度。Lf la 为船舶首尾吃水到垂线间的水平距离,可在总的布置图上量取。T为船舶吃水差。为df-da,舯前为正,舯后为负。Tpc为每厘米吃水吨数。dm/dt为平均吃水dm4处的厘米纵倾力矩MTC的变化率。即在dm4处吃水变化1米(增减0.5米时MTC变化率)。ρ1为港水密度。ρ为标准海水密度1.025。

  海事在江上执法,打击超载,如何判断一艘船舶超载,应本着科学严谨 缜密的工作作风。考虑到实际执法对象数量庞大,时间有限,笔者认为上面提到的方法,可以拿来借鉴。

  1.和船上大副一起,利用海巡艇实际观测船舶的六面水尺。经计算后最终得出dm4。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可以在首尾吃水上做些让步,因为通过上面的计算,船舯水尺对于是否超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在船舶检验簙中查得船舶型深,利用型深减去dm4,得出船舶在该种装载状态下的干舷高度。对照船舶法定证书,从而判断船舶是否超载。 

  3.船舶超载检查应在船舶完全没有余速的情况下进行,我们知道,航行期间,船舶有一定的下沉量。 

  4.装卸港口由于都是淡水港,港水比重不必测量。误差极小。 

  5.有些海事执法人员习惯拿尺子直接量取船舶船舯处的干舷高度,此种做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很明显不符合计算程序,结果不准确。 

  6.江上由于受涌浪影响较小,主要是风浪的影响。如在执法中风浪较大,可在几个大浪过后,选择江面较平静时量取船舶六面吃水。看准六面吃水是保证准确计算船舶是否超载的前提。

  上述做法科学严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海事争议。

关键字:
杂货船 水尺检验 
共有
人表态






高兴 难过 愤怒 搞笑 无聊 无语
 
我要评论:
网名:
邮箱: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航运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评论
共有
人参与
 

航运工具

更多
关注航运在线微博: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