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8 9:57:59 | 来自: | 网络 | 已有 | 人参与 | 发表评论 |
2017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2017年第28号公告》,明确规定了船舶出口管制类型和标准,其中指出“装机总功率大于等于1000千瓦(KW)”的船舶属于管制范围。然而,该公告未提供详细的技术说明或实施细则,仅以这一笼统标准作为依据,导致一线进出口公司、报关行以及海关审核部门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
在船舶建造规范、检验规范及海事登记中,并不存在“装机总功率”这一术语或定义。通常,船舶行业所称的“总功率”仅指船舶主机功率之和,不包括辅助设备(如发电机)或工程设备(如采沙、挖泥设备)的功率。船舶国籍证书和所有权证书中登记的“总功率”,同样仅反映主机功率之和。在船舶出口合同和报关文件中,企业也只能依据海事登记的功率数据申报。若申报超出登记证书的功率,不仅缺乏依据,也无法通过海关审核,因为报关数据必须与海事登记一致。尽管这一逻辑依据充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文件却以“装机总功率”为标准,导致理解和执行上的严重困惑。
对于登记总功率未达1000KW的船舶,企业因担心违反管制规定而不敢贸然申报,必须申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然而,若按照证书登记功率申报(未达1000KW),理论上无需许可证;若将采沙等工程设备功率计入“装机总功率”并申请许可证,申报表中的功率数据又与海事登记证书不符,导致无法通关。这种矛盾形成了操作上的困局,直接阻碍了船舶的正常出口。
更为关键的是,管制标准的设定本身存在合理性争议。国家制定出口管制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尤其是在船舶领域,2017年出台该政策的背景被认为与防范南海周边国家利用我国船舶抢夺海岛资源、填海造地有关。然而,1000KW的功率门槛明显偏低。以一艘小型沿海斗式采沙船为例,其航区仅限于沿海,多在内湖或长江作业,主要功能为建筑用途采沙洗沙,吃水浅、续航能力有限、抗风浪能力不足,远不具备深海作业或填海造地的条件和功能。若其证书登记功率低于1000KW,却因“装机总功率”标准被纳入管制范围,既脱离船舶实际功能,也与管制初衷不符。这种“一刀切”的标准,不仅限制了正常船舶出口,还与国家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背道而驰。
此外,该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否充分征求了船舶行业协会、海事部门、船检机构、行业专家及船东的意见,令人存疑。缺乏行业共识的“闭门造车”式决策,导致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多年来,船舶行业面对出口管制如履薄冰,许多企业因不确定是否需要许可证而不敢申报。即使申报,许可证审批周期也成为瓶颈——商务部规定审批时限为45个工作日,但实际操作中往往超过60天。漫长的等待不仅导致国外买家流失,还使海外工程项目因延误而取消。例如,近两年连普通皮带运输船的出口也因管制恐惧而受阻。据估算,近三年来,因管制标准不明而未能成交的船舶超过100艘,影响出口创汇约20多亿元人民币。企业向商务部咨询具体船舶是否需要许可证时,常常数月无回复,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船舶管制公告现已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新版出口管制清单。新清单增加了技术标准说明,明确“装机总功率”指船上所有设备功率之和。然而,管制船舶类型和1000KW的功率门槛并未调整。这一解释虽有所进步,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延续了操作上的困扰。在当前经济下行、船舶运输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过剩运力亟需通过出口缓解压力,为船东增加收入并提升外汇储备。然而,现行管制标准仍对正常船舶出口构成制约,与国家经济目标形成矛盾。
综上所述,船舶出口管制政策的初衷虽是维护国家安全,但“装机总功率”标准的模糊性和低门槛设计,不仅未能有效实现政策目标,反而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和国际贸易。建议相关部门尽快进一步完善技术定义,调整和明确有海事登记证书相符合的管制标准,并优化审批流程,以平衡安全与经济需求,推动船舶出口的健康发展。
(文/航运在线特约记者)

- 2024年福建船舶出口同比大幅增长 (2025-1-16 13:55:22)
- 浙江台州船舶出口火热 有企业订单排至2030年 (2024-8-13 8:52:50)
- 浙江船舶出口持续火热 部分民企订单排至“几年后” (2024-1-15 8:42:41)
- 前10个月,我国累计船舶出口近4000艘 (2023-11-21 8:55:10)
- 今年前7月, 我国船舶累计出口近3000艘! (2022-8-24 8:48:07)




市场评述
油轮市场:中国因素凸显
船东预计“老旧散货船将失去竞...
DNV:低碳与AI如何影响航运业?
动荡更大?华尔街看淡集运市场...
中国原油进口格局变化导致油轮...
集装箱运费走势趋于平缓或下降...
特朗普“关税大战”即将上线
美国大选短期刺激出货,长期航...
船东激进预测:明年1月红海危机...
明显下跌!国际油价会步入“弱...


航运会客厅

航运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