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3 13:16:59 | 来自: | 海运圈聚焦 | 已有 | 人参与 | 发表评论 |
根据船舶经纪商最新数据,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买家采取观望态度,2025年首季船舶买卖活动呈现断崖式下跌。
希腊船舶经纪公司Allied Shipbroking统计,今年1月至3月间,共有365艘船舶易手,较2024年同期的506艘和2023年的499艘明显下降。按载重吨计算,同比降幅达30%,实际交易数量则减少28%。该公司形容这一趋势为“急剧下滑”,反映出市场情绪的明显趋冷。
克拉克森基于确认成交记录的数据则显示,本季度仅达成289笔交易,较上年同期的607笔腰斩。
从船型来看,Allied数据显示,油轮交易仍相对稳健,一季度成交99艘,低于去年同期的143艘;干散货船的成交量则从去年的237艘缩减至168艘。其中,海岬型船的交易量大幅下降,尽管市场基本面有所改善,但买卖活动依然不活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海岬型二手船交易量曾创下自2007年市场繁荣以来的最高季度纪录。
Allied分析称,2025年一季度成交船舶平均船龄仍维持在15年左右,显示出市场对中龄船的持续需求。然而,买家变得更加挑剔,市场情绪的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美国拟对中国造船征收新关税的政策动向,使买家行为出现分化。
“日本造船厂的产品重新获得青睐,而中国造散货船需求已显露迟疑迹象。”Allied分析称,“中国船东在谈判中承受更大压力,未来该类别船舶的价格基准或将面临调整。”
克拉克森证券进一步表示,随着美国考虑对中国造船的船舶加征高达150万美元的额外港口费用,中、韩、日三国船舶的估值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一直以来,中国建造的船舶价格相较韩国、日本船舶有一定折扣,主要原因在于造船质量、设计和燃油效率的实际及市场认知差异。
克拉克森证券分析师Frode Morkedal团队指出,“通常情况下,二手市场上中国造船的船舶相较韩国造船的同类产品估值低约相当于1-2年的船龄折扣。具体而言,中国建造的环保型VLCC折价约7%,而非环保型VLCC折价接近10%。”
如果未来非中国造船的船舶在美国市场占据优势,克拉克森认为这一价差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尽管市场尚未形成明确共识,但我们不排除折价幅度可能扩大至12%至15%。”

- 警惕!船舶买卖中潜藏的易忽略问题 (2025-3-26 14:39:54)
- 买卖合同中有“所有权保留”条款,船舶还能登记吗? (2025-1-6 9:10:54)
- FuelEU新规来袭,船舶买卖如何破局? (2024-11-6 8:49:08)
- 一宗棘手船舶买卖纠纷案 成功化解! (2024-10-8 8:34:55)
- 浅析船舶买卖合同判定解除后,船舶登记机关如何办理所有权登记 (2024-8-12 13:18:49)




市场评述
油轮市场:中国因素凸显
船东预计“老旧散货船将失去竞...
DNV:低碳与AI如何影响航运业?
动荡更大?华尔街看淡集运市场...
中国原油进口格局变化导致油轮...
集装箱运费走势趋于平缓或下降...
特朗普“关税大战”即将上线
美国大选短期刺激出货,长期航...
船东激进预测:明年1月红海危机...
明显下跌!国际油价会步入“弱...


航运会客厅

航运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