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9 8:52:11 | 来自: | 海员之家 | 已有 | 人参与 | 发表评论 |
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阿朗-索西亚拆船基地在2024-25财年仅拆解113艘船舶,创下十多年来最低纪录,较其年拆解400-415艘的巅峰时期暴跌超70%。
这个占据全球拆船业30%份额的"船舶坟场"正面临行业寒冬。
**航运市场挤压拆船需求**
古吉拉特邦政府数据显示,本财年拆解的113艘船轻载排水量(LDT)总计100.6万吨,较上一财年125艘(94.4万吨LDT)继续下滑。
与15年前年均拆解400艘的盛况相比,当前业务量仅剩四分之一。
迪拜全球船舶交易巨头GMS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希雷马思博士指出:"高运费率让船东宁愿继续运营老旧船舶,也不愿卖废钢。"
此外,印度国内钢价疲软和卢比汇率波动,进一步削弱了当地买家的竞价能力。
**"红海遇袭货轮"或成转机**
拆船工业协会(印度)秘书长帕默透露,一年前在红海遭胡塞武装导弹袭击的"真实信心"号散货船(巴巴多斯籍)正计划驶往阿朗。
这艘3人丧生、完全损毁的货轮若最终成交,或为低迷的市场注入强心针。
**产业链遭遇连锁冲击**
在拥有131个拆船位的阿朗基地,部分场地已处于闲置状态。
记者观察到,守卫和维护工人常在空荡的码头等待新船到来。
与此同时,依赖拆船物资的二手市场被迫转型——商户开始囤积中国进口工业品和本土替代品维持经营。
**"潮汐拆船法"下的超级船坞**
这个由桑达雷桑船长于1983年创立的拆船帝国,如今沿坎贝特湾绵延14公里,资产总值达1106亿美元。
183个拆船泊位总产能450万LDT,曾以拆解超级油轮、集装箱船和邮轮闻名。
独特的潮汐作业法至今仍是行业标杆:趁涨潮将船舶冲滩,退潮后工人徒手分解钢铁巨兽。
行业专家预测,随着2025年航运市场回调及国际环保公约实施,阿朗或将在2026财年迎来复苏。
但要将产能利用率从当前的25%提升至60%以上,仍需突破钢材价格、劳工安全等多重瓶颈。

- 2死10伤,又出悲剧事故! (2024-9-9 16:55:43)
- 两名工人在巴基斯坦拆船厂遇难 (2024-1-26 8:39:06)
- 两家土耳其拆船厂被移出欧盟拆船厂名单 (2022-12-23 14:16:51)
- 亚洲最大拆船厂正遭遇困境 (2022-5-18 8:41:51)
- 闲置船队增加 拆船厂将掀起新一轮集装箱船拆解浪潮 (2020-6-5 13:54:46)




市场评述
油轮市场:中国因素凸显
船东预计“老旧散货船将失去竞...
DNV:低碳与AI如何影响航运业?
动荡更大?华尔街看淡集运市场...
中国原油进口格局变化导致油轮...
集装箱运费走势趋于平缓或下降...
特朗普“关税大战”即将上线
美国大选短期刺激出货,长期航...
船东激进预测:明年1月红海危机...
明显下跌!国际油价会步入“弱...


航运会客厅

航运工具

